#抗战问题知多少#在中国抗日战争中,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对日作战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,打破了“日军不可战胜”的神话,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。以下从背景、过程、意义三方面解析这一战役:
一、战役背景
1937年“七七事变”后,日军全面侵华,迅速占领北平、天津,并沿平绥、平汉、津浦铁路南下,企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。其中,日军第五师团(坂垣师团,号称“钢军”)沿平绥路向山西进犯,目标是夺取太原,控制华北战略要地。
当时,国民党军在山西组织“太原会战”,但正面战场接连失利,日军逼近平型关。为配合友军作战、打击日军嚣张气焰,中共领导的八路军第115师(师长林彪、副师长聂荣臻)奉命开赴山西抗日前线,决定在平型关地区设伏,歼灭来犯日军。
二、战役过程
1. 地形选择:平型关位于山西东北部,是晋东北的咽喉要道,两侧山峦起伏、中间为狭长峡谷(约5公里),地势险要,适合伏击作战。115师充分利用这一地形,将主力部署在峡谷两侧高地,形成“口袋阵”。
2. 作战部署:115师以第685团、686团、687团分别负责正面突击、中间主攻和侧翼包围,另以独立团、骑兵营在平型关外围阻击日军援军,切断其退路。
3. 战斗经过:
◦ 1937年9月25日清晨,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部队进入平型关峡谷。由于日军轻视中国军队战力,未察觉埋伏,行军队伍绵延数里。
◦ 7时许,115师突然发起攻击:机枪、步枪、手榴弹从两侧高地猛烈开火,日军瞬间陷入混乱。686团率先冲入峡谷,分割围歼日军;685团、687团分别从两侧夹击,封闭“口袋”口。
◦ 日军凭借汽车、马匹和工事顽抗,双方展开白刃战。八路军战士奋勇冲杀,逐个清除日军据点。至午后,战斗基本结束,残余日军被歼灭。
三、战役意义
1. 军事意义:此战歼灭日军1000余人,击毁汽车100余辆、马车200余辆,缴获大量步枪、机枪、炮弹等物资,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的首次重大胜利,打破了“日军不可战胜”的神话。
2. 政治意义: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的战斗力,证明了敌后游击战争与正面战场配合的重要性,坚定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。
3. 历史影响:平型关大捷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型战例,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,也为八路军在华北创建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,成为中国抗战史上的光辉一页。
平型关大捷的胜利,不仅是战术上的成功,更凝聚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决心,印证了“团结抗战”是战胜强敌的根本力量。
股票杠杆配资平台,十大股票软件排行榜揭晓,114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